基于综合素质培养的整形美容外科进修医师培训方法的建议

 北京黄寺整形美容技术中心


  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整形美容行业一直以势如破竹的势头迅猛发展。与此同时,整形美容外科的进修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以北京黄寺医疗美容诊所和北京黄寺整形美容技术中心为例,进修医师中有一般医院的整形美容外科医师,也有其他科室转行而来的各科医师。进修医师普遍年轻有干劲、学习热情高、头脑灵活、接受新鲜事物快,学习方法多样,但基础参差不齐;如何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进修医师培养计划,如何针对不同基础的进修医师采取个性化精准带教手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我中心一直以来都将进修医师的培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对进修医师的临床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心理素养、美学素养、人文素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培训,针对基础不同的进修医师制定一对一专属的教学计划,以3个月为学习周期,教学方法多样、针对性强。


一、专业习惯的转变对完成精细的手术操作至关重要

  在临床操作能力的培养方面,最初2周是观摩见习期,包括跟随带教医师面诊,熟悉整形美容外科咨询及医患交流的流程,参与术前讨论、手术计划的制定和术前准备。同时需要熟悉手术室器械护士的日常工作,做到对手术台上琳琅满目的手术器械和各种医用材料心中有数,深度参与器械护士的工作,熟悉各类整形手术需要使用的各种手术器械和耗材,并在器械护士指导下完成眼整形、鼻整形、自体脂肪移植、隆乳、面部除皱等多种手术的配台。这对进修医师尽快熟悉手术流程,培养其对手术器械的手感是非常有效的,也是我们带教中颇有特色的一环。同时,对巡回护士的工作,包括严格的无菌操作、肿胀液和局部麻醉药的配制、精准地配合手术医师和器械护士、快速完成各项指令并熟练掌握。2周后,在熟练完成器械护士的工作,熟练背诵各种常规整形外科手术记录的基础上,开始作为手术医师的助手,配合并参与各种手术。根据进修医师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多数医师经过2周努力后可以完成。


二、临床思维模式转变是从事整形美容外科的关键

  在传统进修学习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上,进修医师只管患者、写病历、观摩手术,与患者及带教老师交流不够深入,不参与术前后全过程,尤其在患者远期随访方面欠缺[1]。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专家团队有针对性地根据进修医师在临床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和难点,结合大家感兴趣内容,每日进行医疗查房,每周2次进行医疗教学。教学中采用规范化教材、讲义、幻灯片,讲解必要的基础知识。结合多年来专家的临床经验、案例分析、风险分析、强化临床思维。提纲挈领地介绍整形美容行业各领域的新思路、新观点、新进展,拓展进修医师的眼界,课程中还涵盖了日后个人品牌和影响力的塑造和推广等指导。


三、医患之间充分沟通很有必要

  沟通能力对于整形美容外科医师来说,毋庸置疑是重中之重。有人说整形美容外科医师同时又是高明的心理医师,从某种程度来说此言不虚。就诊于整形美容外科患者或多或少在心理上都存在一定压力,而医院作为医疗场所,患者身处其中常有紧张感。如果此时再面对一位严肃刻板的医师,用生硬的语言描述可怕的手术过程,加上患者对疼痛的恐惧、对隐私的保护等因素,决定是否做手术的过程会异常艰难。手术是一种创伤,术后恢复期必然会伴随瘀血、疼痛、肿胀、较长时间的康复、手术痕迹的残留等问题[2]。在患者诊疗过程中,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以信任和愉悦的心态接受手术,平稳地度过术后恢复期,获得良好的就医体验,需要良好的医患沟通。良好的沟通技巧必然导向良好的医患关系,而良好的医患关系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师执业成就感,医患双方均受益。在沟通能力培养上,要求进修结业前独立完成咨询面诊项目,作为首诊负责医师,除主刀任务外,独立完成患者从就诊到术后出院全流程,参与患者术后随访及远期随访。进修期间,与进修医师沟通的不仅是患者,最终由患者、患者家属、带教老师、团队人员分别就进修医师的沟通能力给予评分,评分成绩与进修结业成绩挂钩。


  四、培养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在心理素养培养方面,按照美容整形行业特点,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结合临床实例,对进修医师进行深入地培训。通过大量满意案例的回溯,纠纷案例的分析,从心理层面把握患者诉求和愿望,鉴别可实现目标和不切实际的要求,并完成与患者的良好沟通。医师从业期间医疗纠纷不可避免,如何妥善处理医疗纠纷,是当今整形美容领域学科研究关注的热点。整形美容外科医师面对的群体以美容就医者(一般是健康正常人)为主,做的是锦上添花的工作,但健康应是身心健康,身体健康不一定心理健康。对整形外科医师来说,尤其需要鉴别心理不健康患者,准确把握其心理变化,分析其行为模式[3],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和手术计划,确保患者、医师、医疗机构的利益均不受到损害。我中心定期举办心理研讨会,请心理学及法律学专业人士根据临床实例,分析讲解患者的心理特点,讲解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自尊量表、体像障碍自评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的使用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规避风险的培训。


五、美学素养是整形美容外科医师的基本功

  在美学素养培养方面,整形美容外科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美是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医学之言美,是"人文美和生理健康美的结合",要求整形美容外科医师必须具备对人文美学的充分认识。整形美容手术应遵循的基本美学原则包括对称原则、协调原则、有限原则、微创原则、隐秘原则。面部是立体的,对称的轮廓、协调的面部以中线为轴两侧显示出对称统一的美学特征。人体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整形美容手术需根据患者自身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达到各具特色又与其自身条件协调的效果。任何整形美容手术的最终效果均以美容就医者的基本条件为前提,医师只能因人制宜地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后,有限地改善容貌,凡事过犹不及。整形美容手术要在保证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少手术创伤,术中保护组织,精细操作。在设计手术路线和实施手术时,一方面尽可能将切口设计在比较隐蔽的部位,另一方面,在缝合切口时严格对位并无张力缝合,最大限度地减少切口痕迹[4,5]。新时代的文化产物包括以数字网络时代为代表的多元化文化,再与传统东、西方文化碰撞后,产生的主流审美倾向和对美的认知。充分了解多元化文化的医师在与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患者沟通时,不论其审美是传统的、含蓄的、现代的、流行的、新潮的、东方的、西方的、综合的,都能达到医患之间良好的理解、尊重、共识[6,7]。因此,对进修医师的培训要求多方面增强艺术修养、丰富人文知识,虽然厚积薄发非一日之功,却是成为优秀的整形美容外科医师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六、培养和增强人文情趣是医患之间沟通的润滑剂

  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首先要清楚人文素养是什么?佶屈聱牙的字典里说,人文素养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在进修医师培养上,常规及传统的医学教育更多的是从解剖、病理、生理角度看患者,从细胞、分子水平看患者。患者不是机器,医者必须对生命有敬畏之心,对患者的痛苦有悲悯之心,对患者追求美有赞许之心。以"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的心态面对患者,不能把患者看作是需要修缮的机器,更不能简单地看为获取报酬的对象。

对于已经顺利结业的进修医师,建立微信进修医师继续学习群,以便今后实际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可及时获得专家的帮助和指导,这一不同以往的教学举措,获得了进修医师的广泛好评。我们寄望于在医美行业中,能够坚实地守住自己的信仰与原则,为医美行业规范化出谋划策,将"医疗技术一流、美学素养一流、杜绝过度医疗、以患者为中心、注重人文关怀"的黄寺整形精神发扬光大,并将这种精神贯彻到每一期进修医师的培养中,使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并期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七、结语

  综合素养的培训和提高是成为合格、有造诣的整形美容外科医师必要的先决条件。而在入行或入门的初级阶段即开始着手培养,会极大地改善作为一名美容外科医师成熟的高度。在实现患者期待效果的同时,也极大地愉悦患者的就医过程,正是美容外科和传统临床医学相区别并更加重视的方面。从苏苏鲁塔时代起,创新和不断提高就贯穿着整形外科的历史,整形外科医师一直被称为缔造者、追求炉火纯青手术技艺者、创新的密切追随者。任重而道远,希望通过努力,在整形美容外科医师的培养道路上能够独树一帜,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 ZhengJ, ZhangB, YinY, et al. Comparison of plastic surgery residency training in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J]. Ann Plast Surg, 2015,75(6):672-678. DOI:10.1097/SAP.0000000000000226.

[2] 葛红,李战强,杜太超,等. "人性化"的美容外科临床工作[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4,10(1):41-42. DOI:10.3760/cma.j.issn.1671-0290.2004.01.014.

[3] 杨冠华,罗跃嘉,杜太超,等. 体象障碍患者对美容手术的满意度调查[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8,24(2):151-152. DOI:10.3760/j.issn:1009-4598.2008.02.018.

[4] 杜太超,汪立川. 面部美容手术应遵循的美学原则[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1,7(4):208. DOI:10.3760/cma.j.issn.1671-0290.2001.04.013.

[5] 杜太超,王积恩,费怀莉,等. 浅析美容外科临床工作中的系统行为[J].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1999,(02):28-29.

[6] PatrinelyJR, DroletBC, PerdikisG, et al. Ethics education in plastic surgery training programs [J]. Plast Reconstr Surg, 2019,144(3):532e-533e. DOI:10.1097/PRS.0000000000005928.

[7] DorfmanRG, VacaEE, MahmoodE, et al. Plastic surgery-related hashtag utilization on instagram: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and marketing [J]. Aesthet Surg J, 2